中国发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构建天空地立体地震监测体系

中国发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构建天空地立体地震监测体系

2日,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上开展全球7级、中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天基平台和新的技术手段。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甘肃酒泉2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刘斐 刘陆)2日,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在高度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上开展全球7级、中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天基平台和新的技术手段。

中国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表示,作为中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张衡一号”是中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取名自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其于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成功测报了陇西地震,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早1000多年。

作为中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第一个天基平台,“张衡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周峰总监表示,“张衡一号”具有多载荷集成、高精度定标等特点,载有高精度磁强计、等离子体分析仪、高能粒子探测器等8种有效载荷。此外,卫星所载的意大利高能粒子探测器,将与中方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测器互为补充联合探测。

中国6级地震年均4次,7级地震平均3年2次,地震频度高、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近10年来,中国先后经历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九寨沟等强震灾害,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因此,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对中国而言是必要且紧要的重要工作。

截至“十二五”末期,中国已建成3100多个地震监测台点,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观测线路,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地震观测网络,但地面监测网只能获取非常有限的相关电磁信息,而卫星监测覆盖范围广,电磁环境好,动态信息强,且无地域限制。

“‘张衡一号’弥补了常规地面地震监测手段的不足,开启了我国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新时代。有了它,每年可以收集到全球10多次7级以上地震和150次左右6级地震。卫星监测1年的信息量,地面监测需要20多年,能够帮助科学家提高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申旭辉说。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运动能切割地球磁力线,或通过“摩擦起电”产生电磁辐射。

早在1965年,苏联科学家就发现了卫星电磁观测在强地震前的异常现象,这一现象被随后发射的多颗卫星反复观测到。新世纪以来,美国、法国、乌克兰等国先后发射电磁卫星,用于研究与地震、火山相关的电离层变化及其机理等。

“应当指出,目前利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尚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主要用于地震电磁电离层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但我们探索地震孕育机理的脚步不会停止。”赵坚说。

日前在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地震局长会议强调,到2020年中国地震科技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到2030年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今年,中国地震系统将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中国地震局局长、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总指挥郑国光表示,建设天基电磁监测设施,是落实相关国家规划,提高地震监测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航天技术,逐步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基于天基电磁观测平台获取全球电磁信息,对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衡一号’及其后续卫星计划已纳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张衡二号’已经通过可研评估,预计2020年发射。”郑国光说。

“张衡一号”发射成功后,将迎来为期半年的在轨测试,通过星地比测和国际联测的“模拟考”检验数据质量,之后在轨交付“转正上岗”。此外,“张衡一号”将每5天实现对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访。

亲临发射现场的意大利航天局局长巴蒂斯通说:“中国的‘张衡一号’是一颗配备良好、致力于获取空间探测和地震活动之间关联性的卫星。它将以极高灵敏度成为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者。”(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