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深圳有潜力成为中国最大科技创新中心”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深圳有潜力成为中国最大科技创新中心”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深圳的发展模式,他指出,深圳通过过去几年的转型和摸索,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已走在中国最前面,实现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他认为,深圳要对标国际做中国的“硅谷”,深圳完全有潜力和条件成为中国最大的研发和科技创新中心。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2月1日讯】(记者谭冰梅)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深圳的发展模式,他指出,深圳通过过去几年的转型和摸索,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已走在中国最前面,实现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他认为,深圳要对标国际做中国的“硅谷”,深圳完全有潜力和条件成为中国最大的研发和科技创新中心。

技术改造升级为民企带来新动能

屈宏斌指出,在经历了长达七八年市场出清以后,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能存活下来的企业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和升级。“从2008年以来,制造业中下游的民企已经完成了去杠杆的周期,如今大都逐步进入新一轮技术改造和升级的周期,这种新周期是中国经济未来稳增长和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所在。”

屈宏斌认为,在新二元格局下,经济政策需实行“双轨制”。一是继续推动“去杠杆”,二是利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空间,激励中下游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等领域投资。

他进一步指出,为了继续积极培育中下游制造业企业新动能,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要偏重为企业降税费,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税费给予抵扣,促进民营经济的投资,为升级和转型提供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深圳有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来自深圳市财委的数据显示,深圳每平方公里财税产出4.3亿元。对于深圳的“亮眼”表现,屈宏斌指出,深圳通过过去几年的转型和摸索,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已走在中国最前面。“可以说深圳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排头兵,更多的城市需要学习和吸收深圳的经验。”

屈宏斌指出,有了好的基础,未来,深圳要对标国际做中国的“硅谷”,深圳完全有这个潜力。他认为,深圳要有这样的志向,要做中国最大的研发和科技创新中心。“深圳有这个条件。珠三角经过30年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全球产业供应链中心,拥有良好的制造业生态环境。”

“中国的科技创新不能好高骛远,未来5到10年主要仍然是吸收国际上最好的技术,然后拿来改良,提高效率,进行商业化,这些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制造业生态环境。深圳的优势正在这里,有一个完整的珠三角制造业供应链在背后做强大的支撑。”屈宏斌说。

“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深圳的创新驱动模式已带来经济高质量的增长,大量的创新科技企业在这里成长并走向世界。以华为为例,过去3年来,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全球最高,甚至超过美国的苹果公司。”屈宏斌指出,“投研投入大,是华为通吃全球市场的重要原因。”

与国际接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屈宏斌强调,一直以来,政策开明、营商环境好,是深圳最大的制度优势。深圳没有先天的资源禀赋,没有著名的大学,但资金和人才都是可以流动的——人才往高处走,资金往低处流。“我认为深圳不需要把银行总部、国有大企业请进来,那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只要你把平台做扎实了,营商环境搞好了,全世界的资本都会流到深圳来。”

屈宏斌建议,深圳的龙头企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深圳要与这些龙头企业保持紧密合作。“一个华为就有十几万的科技人才,政府要考虑的是,如何吸引这些人才,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这些人才可以安居乐业。”

“未来,深圳要考虑如何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落地,形成集聚效应。”屈宏斌说,“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后勤工作,为这些高科技人才把住房、医疗、教育问题解决好。”

“除了与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保持紧密合作,深圳还要发力培养更多的‘华为’,要起到孵化器的作用。现在的大疆等企业,10年后或许就是未来的‘华为’。深圳要对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给予充分扶持。”屈宏斌说。

在深港合作方面,他建议:“深圳要充分利用前海的自由度和空间,例如在法律方面考虑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把这些作为提高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完)

题图:深圳拥有众多科技创新企业。图为大疆生产的无人机。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