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使中国老旧厂房重现荣光

文化创意使中国老旧厂房重现荣光

798艺术区因文化创意与老旧厂房的奇妙结合而迸发出特殊的吸引力,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批老旧厂房接连空出,类似798的创意街区在许多城市出现。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郑州1月30日电】(记者双瑞)798艺术区因文化创意与老旧厂房的奇妙结合而迸发出特殊的吸引力,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批老旧厂房接连空出,类似798的创意街区在许多城市出现。

“一进厂区就被充满年代感的建筑吸引了。”在河南郑州的瑞光创意工厂内,一家影视工作室的负责人段文博说。创业之初的段文博,最头疼的是办公场所,“既想压低房租又想追求良好氛围”,这处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创产业园给了他惊喜。

从郑州市二七区的二环支路拐进一条名为瑞光路的小巷,画风迥然一变,两侧墙面上开始出现艺术气十足的各式涂鸦,电线杆上悬挂着标语——“城心老巷子,文创新圈子”。路尽头就是瑞光创意工厂。

园区内是一排排几十年前的老式厂房,红砖陈旧,时间的痕迹清晰可见,却集聚了创意设计、广告传媒、影视制作等大量新锐行业的创业团队,路演大厅、创业咖啡和共享健身等配套设施也颇为完备。

“企业搬迁了,老厂房何去何从?现在看来,打造成文化创意工作者的栖息地是一个正确尝试。”瑞光印务副总经理王凤生说。

这处厂房的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瑞光印刷厂,后来更名为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曾是河南民营印刷企业的龙头。几年前,郑州为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对附近街区进行改造,瑞光印务外迁,旧厂房因而闲置。

“旧厂房变为新型文创产业园,不仅是对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还能继续创造价值,实现城市空间的更新。”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表示,这种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已较为成熟的路径,正在被越来越多二三线城市复制和推广。

改造后,2万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成了创意设计类企业的办公驻地,原来的物资仓库主要承载小团队和个人办公,园区还开辟了食堂、公寓住宿及洗浴等生活配套空间。

目前,园区已孵化和服务近200家文化创意、科技及互联网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瑞光创意工厂俨然成了涵盖创意设计、书法摄影、布艺包装等方面的标杆式文创产业园。

“这里的文化氛围、低价房租和配套服务很适合初创业的人,特别是需要静心创作的行业。”段文博表示,入驻一年多来,影视工作室业绩稳步上升,年销售额达七八十万元。

作为新中国初期重要的棉业基地,郑州拥有一大批以棉纺厂为代表的老牌企业,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些老旧厂房陆续退出使用。

像瑞光创意工厂一样,这些老旧厂房有的成为创业基地,有的成为艺术中心,有的摇身一变为新潮而有情调的餐厅……文化创意使这些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厂房重现荣光。

“既不用新增产业用地,还有助于实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目标。”汪振军说,旧工业遗存资源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属于典型的“变废为宝”。(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