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丘成桐建议广东: ​不仅要建一流大学,也要建一流中学

数学家丘成桐建议广东: ​不仅要建一流大学,也要建一流中学

今年69岁的丘成桐,依然奔波在大江南北。他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38年来活跃在国内的数学界、教育界,发起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组织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的华人数学家大会,组织中学生、大学生竞赛,评选晨兴数学奖,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1月11日讯】(记者吴少敏  郑慧梓)今年69岁的丘成桐,依然奔波在大江南北。

他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38年来活跃在国内的数学界、教育界,发起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组织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的华人数学家大会,组织中学生、大学生竞赛,评选晨兴数学奖,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去年12月底,丘成桐来到广州,参加由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主办的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颁奖典礼。这也是华人数学家联盟首次颁发最佳论文奖。       颁奖典礼后,丘成桐用略带客家话和粤语口音的普通话接受记者记者采访。他建议说,广东不仅要建一流大学,也要建一流中学,因为学生从小开始,只有好基础,才能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军人才。

希望能在深圳筹办数学研究所

记者:刚刚看到很多年轻学者,拿了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作为最佳论文奖创办人、前辈数学家,您现在的 心情怎样?

丘成桐:我很高兴。因为有杰出的论文,意味着中国数学研究成就越来越好。

首次颁发的最佳论文奖,就是希望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做专业严格评审,尽量做到客观公正,给年轻学者营造公平的成长环境。从颁奖结果来看,大家反响不错,觉得比较公平。

记者:这些获奖者中,有不少人是国内高校的“少壮派”。从论文的评审情况来看,国内的数学研究水平怎样?

丘成桐: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水平,已经处于世界一流了,不过,总体实力还是比不上美国或者欧洲,只能说水平已经越来越接近。

美国和欧洲一直是世界数学研究中心。刚获奖的一批年轻人,很多是美国或者欧洲力量培养的学生,像我现在所在的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就有这样一批年轻人。

我希望,这批归国学者能在中国本土培养第二批、第三批学者。这样一来,新一代数学家由中国本土培养,数学研究就能落地生根,甚至实现赶超欧美。

记者:有人说,华罗庚那一批人之后,中国数学研究一度有式微的迹象。用一个比较量化的数据来说,国内外数学研究水平差距有多少年?

丘成桐:这个可不好说,要看国内对数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如果不受到非学术因素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可能只需要用五年到十年时间,就可以赶上美国、欧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记者:具体到广东呢?    丘成桐:中山大学数学研究做得很好,朱熹平团队的研究工作是一流的。

我们正与深圳接洽,希望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在深圳筹办数学研究所,除了发展基本数学的研究,为中国南方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科研基地外,也预备发展交叉学科,并且为一些重要的应用学科建设有深度的理论基础,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疗等重要应用学科极度需要理论系统来支持它们的发展,成功的理论可以让这些应用超前,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产业企业创新发展。

很多大学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来改变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在国内与很多高校合作,创办数学研究中心。

丘成桐:从1979年回国交流以来,我陆续带领国内高校建立数学研究院,无非是希望提升国内的数学研究水平。

目前,我在内地和香港创建5个数学研究中心,分别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合作。这其中,有办得非常成功的,也有半途停顿的。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办得很好,已经培养了40多名博士研究生,有的已在哈佛大学担任副教授。办了7年的浙江大学数学科学中心,其实力当时在国内排名第三,仅次于清华北大,但后来因研究经费问题,发展停顿了。

我总结了一下,一个成功的研究机构要有三方面原因:方向正确、不受人事变动打扰和充足研究经费。

记者:现在,国内正在建设“双一流”大学,您一直在美国的一流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您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丘成桐:美国大学的发展,对中国大学的建设也有启发作用,美国的一流大学校长,通过很多不同的渠道选拔,再经过学校委员会多次讨论,以保证选拔到符合担任校长的一流人才。一流的校长会找到一流的院长,一流的院长会找到一流的带头人,来做一流研究,产生一流影响。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很多大学还未达到成熟型大学的程度,要改变这个状况,往往需要强有力而又有远见,有学问的领导来带动它们的改变。

记者:一流大学,其实就是一流的人才?

丘成桐:讲来讲去都是人才人才人才。当然,一流大学还要做一流学问。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通过Ligo(激光干涉仪)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因此也在去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公布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师生感到很开心很骄傲,因为学校教授带领做出了影响人类发展的科学成果。

一流大学还要培养一流人才。哈佛培养很多一流科学家,也培养了比尔·盖茨、扎伯克等一流企业家,师生也会感到很开心很骄傲,因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影响世界发展的一流人才。

大学建设不是请一两个名人撑场

记者:现在中国的大学,也注重引进一流人才,特别是引进海外的一流人才。

丘成桐:国家的“青年千人计划”,做得很不错,为高校引进了一大批海外青年才俊。

但是现在有很多名校说:他们只聘请所谓戴了帽子的教授!得到青年千人计划资助的教授就是一顶帽子!这个做法实在可笑!即使我说青千做得不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错误的选择,而且有很多做得很好的教授,也不见得有帽子。有些做得很好的教授就怕麻烦,不申报院士。

我们坦白地讲,一些三流大学用很高薪水、花很大精力,请了一两个名人,其实作用不大。为什么?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博士后质量不够高,无法支撑一流人才的科学研究和持续发展。大学建设不是请一两个名人撑场,而是要注重基础性、系统性的整体提升。

我也还看到,中国一些高校过度追求数据和排名,例如有多少名院士、多少篇SCI论文、多高的论文影响因子和多靠前的大学排行。很多数据都是电脑来评定的,看起来是很客观很公平,但其实是最机械最不科学的。

你想想,对于前沿学术研究来说,毕竟是很少一部分人才弄得懂第一流的最新成果,到底有几个人会认真读第一流的研究论文并完全搞懂这些文章的真实意义,一般作者在引述其他人的文章的时候,往往循着潮流而行,人云亦云,大部分人根本没有看过这些文章,就说这些文章很好,有些是被引用文章的作者有影响力,不引他的文章,以后找事会有困难。有些是自己的老师学生或亲戚朋友,不引他们的文章会得罪人。至于极为重要的文章往往未达到潮流的要求,可能不被引用转载!诺贝尔奖(物理方向)的得主Steve Weinberg 有一次和我说,和他得奖相关的论文开始时没有谁引,待他得奖后,受到大量引用。

有时候,某些论文,例如爱因斯坦的名作或是陈省身的名作,已经成为经典著作,反而很少人引用。为什么?因为一般人都去引用解释他们文章的二手文章去了。从这里,我们知道SCI这个东西可以做参考,但是不能如现在这样用为最重要的指标。

呼吁:成功不是只有做金融

记者:您设立的“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奖,受到广东学生的欢迎。这一代年轻学生有什么特点?对广东学校和学生,有什么建议?

丘成桐:广东不仅要建一流大学,也要建一流中学。学生从小开始,只有好基础,才能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军人才。

广东学生综合能力很强。但有一个问题,你帮我呼吁一下,我接触到一些广东学生,出国学习数学,但最后在父母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兴趣,都去搞金融、赚钱了。家长应该更重视孩子的兴趣,孩子成功道路、赚钱办法很多很多,不是只有做金融。

记者:像“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奖一样,您在国内创办了很多奖项,初衷是什么?

丘成桐:一名学生,在学生时代可以参加中学科学奖、大学数学竞赛,成为学者后可以参评最佳论文奖、“晨兴数学奖”。这些奖项已经形成一个不同阶段、完整的激励系统。我期望用公平公正的比赛方法,激励年轻人持续上进,攀登学术高峰。

我在中国花了很多功夫,这比我在美国花的功夫要多得多。我在美国最久的地方是在哈佛大学,可是我在中国做的事比在哈佛大学还要多很多。

常有人怀疑我在国内得了好处,但其实,我不太想说,很多人也不知道,做这么多事,我没有一点好处,没在大学拿一分钱。恰恰相反,我捐赠了不少钱给大学,设立奖项奖金、开设讲座,帮助大学发展、年轻人成长。

今年我69岁了,孩子也成才工作了,对我来说,钱没那么重要了。38年来,我帮祖国做事,就像栽培了一棵树,从最初生根发芽到现在枝繁叶茂,内心高兴,也很有成就感啊!(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