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巨头的广州“智造”攻略

¹ãÆû´«ì÷×Ü×°¹¤³§Éú²úÏß

10月,广州的老朋友日立再出发。1995年就已经在广州设厂的日本日立,今年再次将汽车马达系统开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增城区。这标志着汽车制造领域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日立集团与本田集团将共同“驱动”广州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构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条。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11月29日讯】(记者陈思勤)10月,广州的老朋友日立再出发。1995年就已经在广州设厂的日本日立,今年再次将汽车马达系统开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增城区。这标志着汽车制造领域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日立集团与本田集团将共同“驱动”广州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构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条。

以世界500强企业项目为代表的大项目,一直是各城市竞逐最炙手可热的目标。“对广州来说,引入世界500强十分关键,赢得它们就是赢得最高端的生产要素、创新资源。”广州开发区招商部门主要负责人透露,今年,开发区招商团队去了以色列、德国,英国、美国这些新一代产业技术发源的地方,“要拿下全球制造业的龙头项目”。

截至目前,在广州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297家,投资921个项目,涵盖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业、汽车制造、船舶工业等先进制造业。
瞄准全球领先的制造型巨头背后,让人无法忽视的是这座城市面向世界的产业跃升。

从广汽、本田、日立厂房中机器轰鸣的现代化流水线,到如今GE、思科、富士康在广州向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发起挑战。这些巨头项目在全球“开疆拓土”的背后,是广州制造能力提升后形成的支撑力。无数中小企业与巨头们一起托起、壮大了广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广州全新的工业体系。

“大树落地,小草加速成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说,广州培育、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项目、大企业,将不断为广州在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助推广州在全球超级城市赛道上加速前进。

车间革命

巨头引领掀起“智造”风潮

在广汽传祺的番禺生产车间,一台台传祺GS4和GS8沿着总装线鱼贯而出。数百台机器人“长臂善舞”,整个场面有《变形金刚》大片的即视感。年轻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操控电脑,指挥着“机器人”。

“发动机车间装配线仅60米即可实现52秒的生产节拍,可以满足200个多机型的共线生产。”在广汽传祺的发动机生产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同等产能情况下最短柔性最好的发动机装配线。生产的发动机一次合格率接近99.9%,品质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我们希望引领制造的方向,我们会以更多信息化手段以及高效节能的方法,最后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全新跨越。”广汽传祺番禺工厂主要负责人表示。

记者观察到,扎根在广州的世界500强企业在研发、创新、生产等环节要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这就要求配套企业要具备全球竞争力,跟得上“龙头”的脚步。

11月18日,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明珞装备智能制造总部基地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动工。

作为宝马、奔驰、特斯拉、库卡、发那科等整车企业和核心合作伙伴,明珞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一直很高。明珞董事长姚维兵告诉记者,一条生产线生产出一个后纵梁的速度,效率比客户要求的还要高近10%。以一条生产线年产10万辆车来说,效率提高10%意味着每年能多生产1万辆车,这对特斯拉、宝马等一些热卖车型,意义重大。

“我们整条生产线出货前就可以完成调试,大大减少客户现场调试的工作量。”姚维兵透露,明珞的数字化虚拟调试技术是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前沿技术之一。可用计算机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集成、测试及验证,“过去调试一台机器人大约需要100多个小时,现在明珞只需要三分之一的时间”。

位于增城区的博创智能是一家有着15年历史的装备制造企业。公司40%的产品出口北美,全球产品与增城的智能工厂信息中心形成连线。“美国客户需要更好的技术、服务,缩短交货时间,获得更好的价值,出自广州增城的机械能‘俘获’美企的芳心,靠的是创新。”博创机械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眼下正实现从制造注塑机到工业母机的转变,率先探索“注塑工业4.0”。

在向晓梅看来,为全球先进制造进行配套,广州工业体系的制造水平得到根本提升,为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

融入全球体系

前沿技术打开产业想象空间

成熟的产业基础,再加上创新环境的提升,越来越多新技术、新项目向广州聚拢,成为全球制造业生态圈中的新力量。

11月17日,海尔集团打造的全球唯一用户全流程参与的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南沙。“通俗地说,就是用户可以直接提出家电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全程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制造以及营销等全流程中来。平台获取需求信息后可直接对接生产,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建议和需求也可即时反馈。”海尔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道,海尔COSMOPLAT代表了全球工业的未来。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让智能制造真正为用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其实,巨头落地释放出的“杠杆效应”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还在于为区域卯足创新后劲,为未来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去年,落户广州的最具科技含量的世界500强项目当属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据悉,思科以IoE(万物互联)/IoT(物联网)技术开疆拓土,将在广州打造年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人民币的世界一流园区——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

由物联网带来的制造业变革是显而易见的。在花都区的一些汽车生产车间里,经过数月培训的工人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机器人设备,而不需要看懂庞大、复杂和抽象数据。“像‘傻瓜机’一样只有0和1两个选项。数值1代表着机器零部件正常,0代表必须关停机器。”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

该工厂里,遍布各个角落的传感器24小时监测着机器或机器零部件的运转情况。而且,依据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提前3个星期预判机器运转可能会出现问题,对于生产线庞大的企业可减少停工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这就是思科构建的传感器和网络,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重要,承载着运输机器设备监控数据与后端处理器的重担。

明珞也是思科在广州的客户。公司副总经理龙璞介绍,公司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其提高生产效率。而思科为他们的方案提供网络技术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离不开网络解决方案,两者结合才有可能大规模地实现柔性生产、远程实时监控和全球化生产。

从0到1

起舞新兴产业“雁阵”

今年8月,世界三大平板显示基板制造厂商之一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宣布将在年内动工建设电气硝子广州工厂增资扩产项目。

这是今年继韩国LG8.5代平板显示产业项目三期扩产项目和创维华南集团及研发中心项目动工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平板显示产业集群的又一新布局。广州迈向“世界显示之都”的征途又添三大“猛将”。“可以说,因为LG的到来,广州的平板显示产业从无到有,托起了数千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集群。”专家认为。

以LG、富士康为引领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产业链,是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版图上最值得骄傲的亮点之一。

2006年,广州引进了第一家平板显示设备生产厂商——乐金(LG)显示(广州)有限公司。目前已建设成为中国大尺寸液晶模组的生产研发基地和售后服务中心。2012年,乐金显示(中国)8.5代线随后落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填补了广州平板显示产业链上最后也是最关键一环——液晶屏,同时也是乐金在韩国本土外的首个液晶面板工厂。

记者了解到,新一代显示技术是一条拥有巨大长尾的产业链。它最大限度地连接了全球电子产业的上下游。上游是大量关键原材料、元器件,例如玻璃基板、偏光片、滤光片等。下游是电视、手机、平板、汽车、娱乐、医疗等各行各业的智能终端。

的确,LG带来了上游配套厂电气硝子、科美、易安爱富、大成气体等30多位“朋友”。同时还整合下游模组、电视机整机优势,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为此集聚20多家面板项目和模组项目配套厂商。

“我们建设电视机整机生产厂,并选址在面板项目旁,以期最快速度对接供应链,形成产业链。”创维总经理刘培智透露,创维华南总部及广州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实现新增产值约30亿元。“可以说,乐金8.5代液晶面板项目是中国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典型样本。”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

向晓梅分析,世界500强的“巨头经济”对广州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巨头投资的规模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他们的深度参与和带动,可以构建起一条产业生态链的主框架,再集聚更多上下游企业进入成为产业集群。

据统计,2016年,乐金广州、乐金中国及创维等配套企业组成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产值800多亿元。今年预计将达1000亿元以上。在LG的带动背后,2016年,广州市电视机制造、光电子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制造产值完成1714.11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达59.25%,同比增长超8%。

记者观察发现,世界500强企业往往具备紧跟技术潮流的敏锐嗅觉、挑战技术巅峰的能力。跟随他们的步伐,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将具备更强大的生命力。

3月1日,全球最大电子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公司投资的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在增城动工。这一项目具有全球最先进的显示器技术,两年后,全球最先进的8K电视将实现“广州造”,年产值规模将达到千亿元。据透露,富士康8K项目将有望吸引70多家富士康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方在广州投资落地。例如,美国500强企业康宁已经决定与富士康在增城共同打造全世界技术最领先的玻璃制造基地。

广州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说,预计2020年广州新型显示产值将超3000亿元,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5000亿元,一批世界级的新型显示龙头企业,令广州成为“世界显示之都”底气十足。(完)

题图为广汽传祺总装工厂生产线。 肖雄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